少年小说网

少年小说网>原来是这个意思! > 姘头的称谓是怎么来的(第1页)

姘头的称谓是怎么来的(第1页)

今天的日常俗语中仍然有“姘头”的称谓,不是夫妻而发生性关系或同居的男女任何一方都可以称作“姘头”。这个粗俗的称谓是怎么来的呢?

许慎在《说文解字》中引用汉代的法律:“齐人与妻婢奸曰姘。”齐人指平民,平民和妻子的婢女通奸叫“姘”。为什么会这样呢?段玉裁引《淮南子》高诱注说:“礼,士有妾,庶人不得有妾。故平等之民与妻婢私合名之曰姘。有罚。此姘取合并之义。”原来,按照古代的等级制度,只有士阶层才可以纳妾,平民百姓是绝对不准纳妾的,否则就会受罚。这种等级制到了唐代正式规定为:“五品以上有媵,庶人以上有妾。”“媵(yìng)”也是古代的婚姻制度,诸侯嫁女,一定要以女儿的妹妹和侄女作为陪嫁,共事一夫。五品以上才可以有媵,平民百姓以上才可以纳妾。

这就是“姘”字的来历。到了清代,上海方言中开始出现“姘头”的称谓。据徐珂《清稗类钞》记载:“轧姘头:男女以非正当之结合,而为夫妇之行为,且同居处饮食者是也。亦有仅结合而不同居处者,亦曰轧姘头。姘头:男女于既轧姘头以后,‘姘头’名词遂完全成立。男女双方固各自承认,而第三者亦加认可,如语云‘某为我之姘头,某为彼之姘头’者是。盖姘头者,犹文言‘所欢’之谓也,京语谓之‘外家’。”

徐珂所说的文言“所欢”,指情人,而且起源极早,《乐府诗集》中就已经吟咏道:“我有一所欢,安在深阁里。”“夜相思,风吹窗帘动,言是所欢来。”徐珂所说的北京方言“外家”,指男子在正妻之外于别处所置的妾。

“轧姘头”结束之后,就是“拆姘头”了。徐珂解释说:“拆姘头:姘头两方面以事实上冲突而决裂,或因利益相反而解散,皆谓之‘拆姘头’,犹商业中股份公司之拆股是。姘头既拆以后,相视如陌人矣。”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相邻推荐:煮酒探西游  鱼羊野史·第4卷  施主,请留步  鱼羊野史·第3卷  战国纵横:鬼谷子的局(1-8)  大清盐商  杂草的故事  鱼羊野史·第5卷  我知道你没那么坚强  鱼羊野史·第1卷  这个词,原来是这个意思!  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  世界上所有童话都是写给大人看的  我读书少,你可别骗我  生命里最美好的春天  鱼羊野史·第2卷  巨人的陨落  闪开,让我拥抱幸福:乌云背后的幸福线  我讲个笑话,你可别哭啊  白鹿原  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